2014年12月09日 工商時報 黃仲宏
發展機器人與智慧技術,成為產業界解決缺工問題的關鍵方案。在生產自動化帶領下,全球對於智慧型機器人的需求不斷攀高,IFR預估,全球工業機器人市場到2016年將達191,800台,換算年產值約117億美元;工研院IEK研究預估,台灣工業機器人產業屆時有6,166台與8.7億美元的規模。
近期幾項產業策略布局,都凸顯2015年台灣工業朝自動化產業發展的決心:
●台達電在中國上海工博會展出工業機器人產品。
●安徽成為富士康機器人戰略布局主要基地。
●上銀與研華策略聯盟。
●工業電腦業者紛搶占機器人市場。
●迅得公司推出PCB產業專用6軸機械手臂。
●電子資訊產品製造商成立自動化部門。
●日本為台灣工業機器人產品最大進口國,而中國為最大出口國。
●中韓FTA對工業機器人產業帶來危機和轉機。
●工具機廠欲擺脫日韓貶值威脅,朝高階機種邁進。
●零組件全國產化的6軸機器人產品推出。
相較台灣製造工業過去推動的各種自動化,這波智慧型自動化強調軟硬實力的整合與展現,運用智慧化的生產流程在產品、設備、系統、產線、整廠等製造面提升附加價值,並能符合少量多樣、彈性、複合化、多能工等生產需求。
尤以當前具3K或3D特性的鑄造業、鍛造業、表面處理業、熱處理業,或是水五金、金屬手工具、自行車零組件等金屬製品加工業,以及電子產品製造業,都對自動化技術有著相當高且急迫的需求。
例如,3C組件製造和產品組裝檢測,在產品周期縮短、缺工嚴重且毛利不高的狀況下,過去多採「逐成本而居」的方式因應;如果能導入機器人自動化生產,反而可以獲得更有彈性與效率、品質更一致、生產成本更低的明顯改善。
服務型機器人成長性更高
可預期的是,在生產自動化帶領下,全球對於智慧型機器人的需求不斷攀高;據研究機構Freedonia的資料,估計到2021年,工業型機器人的需求值可達約158億美元;隨技術逐漸到位、未來成長性更高的服務型機器人,需求值將達到178億美元。
日本大廠發那科(Fanuc)以原有的機電技術為基礎,自行設計製造機器人的機構、伺服馬達、控制器、感測器等零組件,掌握主要軟硬體技術,並可搭配視覺系統、工具機、夾爪等設備,提供能夠應用在製造領域且具高穩定性的整體解決方案。
美國資訊大廠Google,自2013年底以來,陸續收購10家與機器人相關的公司,包括視覺技術、動作控制、機構設計、驅動器等;雖然目前沒有看到明確的產品或目標,但很可能是想建立開放的機器人平台並制訂標準,帶動自動化設備產業發展和商業模式效率。
再以台灣市場來說,目前使用的工業機器人多以歐洲和日本品牌為主,但已有愈來愈多本土廠商投入機器人產業供應鏈,技術實力不容小覷。
以著重未來成長潛力的美國ROBO指數基金,選出自動化概念股中,台灣就有台達電、亞德、上銀、東元、鴻準等5家廠商,數量僅次於美、日、德等3國,並各自運用技術優勢切入機器人市場。
台灣突圍之道
不過,目前台灣工業機器人產業在減速機等關鍵零組件,與SCARA(選擇順應性裝配機器手臂)機器人、平行結構機器人、多關節機器人等整機產品上,競爭力尚不及國外大廠。
在規模、市場縱深、尖端研發能量等方面並不充足厚實下,如果台灣的工業機器人仍以一具具推陳出新的各式產品設備與國外大廠正面競爭,將會相當辛苦。
若想要在國際自動化市場突圍,客製化的系統整合能力將會是一大關鍵,上銀和研華2家公司便策略結盟,結合雙方核心技術進行應用系統整合。
尤其在強調機電整合的機器人產業,更應以高知識含量、高附加價值的技術服務,做為未來台灣機器人產業發展選項。例如,運用先進的視覺模組伺服、撓性夾爪、無軌AGV(無人搬運車)、友善人機介面等手眼力技術,強化人機協同或智慧機器人關鍵模組等技術,提升製造系統整合、客製化機器人產品等能力與服務,才會是未來更具智慧化的競爭方向。(本文作者為工研院IEK機械與製造系統研究部研究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