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4年10月22日

《2015幸福理財日誌》夏季理財專題:掌握五原則 基金投資更簡單

2014.10.22【經濟日報╱綠角】

基金數量龐大,難以選擇?市場時機好壞,難以掌握?基金投資其實可以更簡單,只要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第一,選擇大範圍基金。

大範圍基金指的是以囊括多個國家的區域為投資範圍,也不局限於單一產業的基金。譬如全球股市、全球債券基金,皆屬此類。

為什麼要投資大範圍的基金?最主要的理由在於,範圍大才較能確保這個地區顯示出長期的成長態勢。假如把範圍縮得很小,譬如只投資單一國家。

我們可以看到,日本自1989年股市泡沫破滅後,長期表現不良的情形。假如只投資單一產業,而該產業正逐漸走下坡,譬如柯達的相機軟片事業,恐怕也會帶來長期不良影響。

第二,選擇低費用基金。

已有許多研究報告指出,對基金未來績效最有預測性的因素,就是基金的內扣總開銷。

內扣總開銷指的是包括經理費、會計師簽證費、法律顧問費等各種費用後的基金總支出。

這個總支出通常是以百分比表示,代表一年之內,基金需要總資產的百分之多少做為它運作的費用。基金的總開銷愈低,它的未來績效可能會愈好。

第三,選擇指數型基金。

也有許多研究報告指出,主動型基金長期要取得勝過指數的成績,非常困難。換句話說,大多主動型基金都會被單純追蹤指數的低費用指數型基金打敗。

我們處在現在往回看,過往歷史一清二楚。那支基金勝出,顯而易見。但不要因此推論,想要預測未來那支基金會勝出是件簡單的事。這件事從不簡單,也幾乎沒有人可以持續做出正確的選擇。所以,與其試圖在眾多主動型基金中挑出未來贏家,不如直接買進真正容易成為贏家的指數型基金吧!

第四,相信策略,而非績效。

假如真要選主動型基金的話,重點在於瞭解這位經理人的投資風格與策略。並且確定,這個策略是你所認同與瞭解的。

你是因為認同他的策略才買進,而不是因為他過去的傑出績效而買進。

受到過去績效吸引而買進,最危險的地方在於,一旦他開始表現落後,當初買進的理由就會消失,你會很自然地走到下一步,那就是賣出。

這樣一來,你就是在經理人表現好時買進,表現差時賣出,這是標準的高買低賣,傷害自身報酬的行為。

第五,買進後持有,不要試圖擇時進出。

基金最根本的投資目的,在於讓投資人可以藉由長期持有的方式,得到基金的投資策略與它所投入的市場所帶來的報酬。但現在,有一種很常見的基金投資說法,就是說,基金絕不能買著就放著,必須適時的操作轉換。

正確與穩健的投資方式,是以資產配置的方式,用基金或ETF組成一個固定資產比重的投資組合。這個高風險與低風險資產的比率,需要讓投資組合有足夠的成長性可以達到目標,也必須讓它的最大下跌風險是在投資人的忍受範圍內,這樣才是一個合宜的資產配置。

(作者是財經作家,本文摘自《2015幸福理財日誌》。四
之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